3月24日,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和艾尔建联合成立了“BeauCare情绪美学”中心,这个活动主要探讨审美和审美哲学与医疗美容技术的融合发展。据我所知,这是艾尔建公司在国内成立的第一个以审美为主题的合作中心。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讲审美,但是究竟什么是“东方美”,医生、求美者和社会如何在“东方美”这个框架下发展自己的审美观念,业内也没人真正的研究过这件事儿。大家还在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抠”注射量、说面部解剖学,说自己的技术多么无痛、多么精湛。审美?可能是一种营销手段吧?
是西式的审美替代了原来的中式审美?
是东方的人种特色塑造了我们独特的审美观?
是近现代以来绘画、雕塑、音乐、审美的全盘西化?
我们曾经有过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吗?
我们未来的医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审美观点?
在这次“BeauCare情绪美学中心”成立的活动上,我根据自己在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的工作经验,MARK唇美学注射、线雕微笑曲线美学提拉的临床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审美观点。本来还担心自己一个医生做类似《新式东方美丽-立体颜值趋势报告》这样的演讲是否合适,现场的反应打消了我的疑惑。
西式理性审美:从生物学、医学、化学发展而来的情绪美学
2017年,艾尔建御用专家De Maio首次提出“情绪美学”概念,“情绪美学的重点在于「发掘爱美者的情感动机」,直白的说就是,你想要自己看起来如何比较不累、比较不凶、比较年轻、比较可爱、比较有女人味…”从发端上来看,情绪美学根植于神经、肌肉、脂肪、皮肤的面部解剖学基础之上,使用诸如肉毒素、玻尿酸、胶原蛋白来人为的改变这些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情绪美学对这一套基于“生化理论”的零散式审美点,系统总结概括为“美的情绪波动”。
微整形、美容外科不再是静态美学,也不再是整形外科的衍生品。情绪美学的关注点从”损美性表现“(眼袋、泪沟、鼻唇沟、木偶纹等)转变到了引起这些”损美性现象“本身——传递的情绪,而这造就了基于“情绪美学”的非手术医美大受欢迎。2019年,De Maio再接再厉又在摩纳哥发布了”社交美学”的概念,开始将“理性审美”从静态美带入到动态美的表达上,从情绪上带入到人际关系的互动上。
在“情绪美学”的实践中,将审美和临床医学实践粘合起来的是MD Codes?、MD-DYNA Codes?注射打法与他们的拳头产品乔雅登玻尿酸。这给了广大微整形注射医生两个很好的实践工具。得益于这两个工具我选择了“唇”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情绪美学的技巧,事实上的效果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MARK唇案例
我避开了眼睛、鼻子、轮廓线在“美的情绪波动”上的表达,从一个情绪表达上“不那么丰富”的唇开始入手,源于我在联合丽格工作、生活的一段经历,每次当我出门工作的时候,儿子非要我“香一个”。如果偶尔忘记了这个“爱的表示”,他一整天都会想着这个事情,等我加班回来后,还会要“多香一个”。
正是这样的家人之间的“感情互动”,是通过“唇”来表达的,让我有动机从“唇”出发来诠释“美的情绪表达”。
不同的唇部情绪代表不同的情绪表达
事实上,当面部五官结合了“唇”之后,“美的”情绪表达可以上升到“人类情感”这个层面。而人类普遍表示“接纳”的终极表情动作——亲吻,只有唇能够帮助完成。而“亲吻”动作在不同部位、不同,分别标记了接吻者之间的关系。
唇在我们的“情绪表达”、“情感表达”和“社交表达”上,完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而“吻后的痕迹”,是一种“标记和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我把我的唇部注射项目命名为”MARK唇“。与“情绪美学”的“美的情绪表达”不同,我希望MARK唇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多“情感”和“社交”上的表达。
MARK唇
东方思辨式和谐审美:万物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美学
李滨董事长曾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过一篇名为《相由“玻尿酸”生?——是否真的存在“情绪美学”?》的文章,文章中系统的阐述、分析了“情绪美学”对医生、对审美方面的意义。我们在这“主观揣测”一下的话,这篇文章应该是借“情绪美学”呼吁各位医生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们自己审美特点的“审美体系”。如果所有的中国整形医生们只能“侑于前人”、陷于理性审美的范式不知变通,不免千篇一律。那么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大大下降。
文中,李滨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从“情绪美学”出发,但不要纠结某些细枝末节。那么“假设“情绪美学”真有可能是一门学问的话”。整形医生们应该借鉴的是“审美范式”而非具体的“审美观念”。东西方审美特色的差异、文明、社会发展决定了,在东方思辨式和谐审美体系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把技术、材料、理念统一到一套拥有“新式东方美丽哲学”的体系之下。虽然,现阶段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审美体系”是怎样一个图景,学会了“情绪美学”的审美范式,借助“Beaucare情绪美学中心”在审美范式的系统化培训、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的临床实例,未必就不能创造出“东方式的自然和谐式审美”。
如果说“情绪美学”是西式油画的细腻和严谨的“美学(理性美学或西式美学)的情绪表达”,那么至少在我看来“东方式的自然和谐审美”则是水墨画一般阔远悠长的“自然美学意境表达”。这是东西方两种文化在“审美意趣”上的不同,而实现他们的手段仍然是基于医学科学。从这个层面看,我想这也是理性科学和感性科学一次最完美的结合。
意识审美:来自体验艺术家们的意识流审美
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绘画、雕塑、音乐让每个人都神往,他们也经常会启发微整形医生奇思妙想。艺术家们的“体验感审美”可能更能够让我们与求美者之间在“审美一致性”上达成“共识”。注意,我说的是“审美一致性”,这代表了一种方向,而不是强行把求美者的审美喜好加诸于医生,或把医生的审美喜好加诸于求美者,这两者都应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审美一致性是医生和求美者在审美方向上的一致,例如,你高鼻阔目,面部棱角分明,那么你的面部注射精雕可以略“夸张一些”,如果你的五官都比较小,面部曲线条偏多,那么我们的面部注射一定不能过于夸张。“体验感审美”可以很容易的让医生-求美者之间达成“审美一致性”,这是医疗美容服务“使人体验快乐和幸福”的前提。
最后的问题
当我们看求美者的脸,能不能快速了解到求美者的求美需求?
我们面诊过程中看到的问题和制定的方案与求美者真实需求是否吻合?
我们的治疗服务能不能让求美者快乐和幸福?
我会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面诊上,期间会和求美者聊很多,不止是注射技术、注射哪里,填充多少。我们还会聊到审美趣味、服饰搭配等。只有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才可能把握求美者深层次求美需求,最终呈现的方案才能和求美者的真实需求吻合。
情绪美学强调理性审美范式下的动态表情,东方思辨式自然和谐美学强调“美的意境表达”,体验派的意识流审美强调“要让人获得快乐和幸福”。审美是多元的,美学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在利用现代医疗美容技术的时候,应该如何确定你的技术“帮助更多人”获得了“审美一致性”方面的的幸福和快乐?